《静地》
看过b站up主子非秋月的最新一篇,关于陈寿与他写的《三国志》,有些许感触。
尘世太多烦扰,一天也就十二时辰,除去吃饭,睡觉,留给我们的又有多少嘞,更遑论现在经济下行,人心惶惶,追逐着自我内心的人放眼望去,比比皆是,大多数是工作不顺利的年轻人,一人吃饱,全家不饿,亦有实现财富自由的中产人士,可是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,人生亦有几个十年,追逐内心可取,躺平在家便不是最优解了,也许过一年之后,被社会所淘汰,再很难融入,于是乎,想法更加激烈,愈发想回到家的港湾。
这年头,想寻找一份静地实在难得,十年寒窗苦读,毕业之后,也没有古时风范,学得文武艺,货与帝王家,因为考公的路上是千军万马过一独木桥,有点知识水平的人都陷在了找工作养活自己的泥沼之中。可工作在经历初期的学习与实践之后,就是重复般的麻木,上升之途也很难出现在面前,所以人心浮动,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,自我的价值又体现在什么地方。万千想法在日复一日的闷烤中升温,直到有一天爆发!
其实这是对于现实的不满与不甘,产生极多的焦虑以及不稳定情绪,可古往今来,这样的事情不是经常发生吗?家国情怀,自我抱负,在时间的长河中,一直闪闪发亮。对于陈寿来说,蜀国灭亡,晋国没有征召,陈寿起初难道不焦虑吗?对于自己的才学得不到施展,难道他不苦闷吗?一个不会溜须拍马的人混在官场中,难道他不会受到排挤吗?
答案是肯定的,换做任何一个人都会,环境影响着所有人,但非常人总是有着自我的坚持,最后陈寿给后世留下了一部《三国志》,寿者,久也,他活了六十五岁,因病去世。
那么静地是什么嘞,在经历了一系列事情之后,发现自己并不是为了躺平而躺平,而是在浏览了网上的信息之后,自发形成的自我保护机制。有人忙忙碌碌,甚者猝死,于是萌发了身体第一的想法;有人逍遥天涯,浪迹江湖,给我们造了一个美梦,提供了新的生活方式,原来钱少也是能够流浪的;有人埋头苦干,到手三千,而有人嘴巴上下开合,便是几十万上下,误以为钱财来得容易,将认知与吃苦对立看待。
越是接收信息,越是将自我同化,初心是什么不得而知,网上千奇百怪的生活方式带我们领略,诱惑的,刺激的也纷至沓来,渐渐地,麻木在大脑里滋生,思考也消失不见,我们自己身处的这个锚点也在变成网络的一个节点。
这个时代真正地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,大部分人将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奔波。之后的时间便交给了他人。
:()俯拾皆有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日月升落十分之一,游戏开始了 八零假千金:认回亲生父母暴富了 都能修仙了,谁还在乎青梅竹马? 被冤死后,带着病秧王爷夺江山 你说什么?我又变成穷光蛋了? 风雨37年 路边的太子不要捡 大王万万不可! 霍格沃茨的团宠猫头鹰 诸天剑首 完美世界:光环之主 影帝的家养吸血鬼美人 【猎人】背景板今天也按时打卡了 种田记从家徒四壁开始 我在星际当领主 仙为仆,帝为奴,满宗弟子皆离谱 穿成豪门亲妈我哈哈哈哈哈哈 恃婚 先婚后之后我对你蓄谋已久 大唐:八岁熊孩子,气疯李世民